接下来轮到刘邦选人。
他选择了刘询之后继位的皇帝。
【“刘奭”进入直播间!】
【虾思聪】:“老刘还是打一顿吧,也不是啥好皇帝。”
刘邦一听,顿时知道了该怎么做,怒气冲冲的把刘奭拉进小黑屋里一顿教训。
良久后两人出来,刘奭一脸懵逼。
【刘奭】:“先生为何打我?”
【虾思聪】“皇帝做得不好就该打,接下来我给你讲一下你的事迹与过失就知道了。”
【刘奭】:“……”
【虾思聪】:“汉元帝刘奭(公元前74年—公元前33年)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西汉历史上第十一位皇帝,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33年在位。
主要事迹。
1、早年经历。
生于忧患:
刘奭是汉宣帝刘询流落民间时与嫡妻许平君所生长子。
他两岁时随宣帝即位回归皇室。
元平元年(前74年)十一月,宣帝立刘奭的母亲许氏为后。
然而,本始三年(前71年)正月,许皇后遭霍家设计毒死,刘奭年幼丧母。
此后霍成君被立为皇后,还曾筹划毒害刘奭。
幸好因服侍的人总是先试吃,霍皇后未能下毒成功。
直到霍光去世,霍皇后被废,刘奭的成长与生命安全才有所保证。
好学崇儒:
刘奭喜好儒学,少年时期曾因宠幸的司马良娣生病去世而悲愤发病,此后一直虚弱且多病,身心不宁。
他认为宣帝‘持刑太深’,曾从旁建议‘宜用儒生’,但被宣帝斥责,宣帝甚至感叹‘乱我家者,太子也’。
不过,念及与许氏的情义,宣帝最终没有改立太子。
2、初登帝位。
辅政格局:
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(前48年1月10日),汉宣帝驾崩,刘奭即位为汉元帝,改年号为初元。
宣帝为他安排了以乐陵侯史高领衔,太子太傅萧望之、少傅周堪为副的‘三驾马车’辅佐朝政。
史高是宣帝祖母史良娣的侄孙,为外戚重臣。
萧望之、周堪都是当时名儒,也是元帝的老师。
儒臣受宠:
元帝好儒,十分看重萧望之、周堪两位老师,经常召见他们,一起探讨治国方略。
萧望之随后引荐宗室大儒刘更生(成帝时改名刘向)、侍中金敞参与朝政,四位儒臣同心谋议,经常进谏劝说元帝推行儒政,元帝多采纳接受,儒臣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
3.、权力角逐与大权旁落。
党争之始:
萧望之忧虑宦官专权,认为任用宦官担任中书令这样重要的官职不符合旧制,建议元帝予以纠正。
这引起了宦官中书令弘恭、仆射石显等人的记恨。
于是,石显等趁萧望之休假,向元帝上奏萧望之等人谋划罢黜车骑将军史高,离间元帝与许、史两族外戚。
元帝让弘恭去调查,萧望之面对询问时,答道弹劾外戚只是匡正朝纲,不是阴谋。
但弘恭、石显却向元帝上报称萧望之攻击朝中大臣,企图独揽大权,并建议‘谒者召致廷尉’。
元帝不明白“召致廷尉”就是下狱,当即批准了。
儒臣之殇:
后来元帝发现不对劲,怪责弘恭、石显,他们叩头谢罪后,元帝就作罢了。
元帝要释放萧望之并复职,石显等串通史高从中作梗,致使萧望之虽被释放,但革职为民。
数月以后,元帝才再次下诏封萧望之为关内侯并准备起用他为丞相。
萧望之的儿子萧伋听说元帝要起用父亲,就上书为父亲之前入狱鸣冤。
弘恭、石显在元帝面前竭力诋毁萧望之,说他不服之前的惩罚,是将过错归结到皇帝身上,让元帝下达拘捕令。
萧望之性情刚直,不能忍受再次入狱的羞辱,在家饮鸩自杀。
宦官擅权:
萧望之死后不久,中书令弘恭也病死,石显继任中书令。
此时正当元帝生病体弱,不再亲躬政事,而开始寄情于音乐。
元帝认为宦官没有家室,不结外党,对石显十分信任,便将朝政全部委任于他,朝中大小事宜,都由石显决断处理。
石显的权势逐步壮大,百官对待他都十分敬重。
他睚眦必报,企图向元帝进言石显专权的太中大夫张猛、御史中丞陈咸、魏郡太守京房、侍诏贾捐之等都先后被石显所害,而见风使舵依附他的匡衡、贡禹、五鹿充宗等皆得宠位。
此后,公卿以下都畏惧石显,朝中一切都是石显说了算,再无人敢悖逆。
元帝虽为天子,却最终被架空权柄,致使纲纪紊乱,吏治腐败。
4、施政举措。
政治用人。
重用儒生:
元帝即位后,全面施行儒生政治,重用名儒萧望之、周堪、刘向、翼奉等人,多番向其问政听政,先后将贡禹、薛广德、韦玄成、匡衡等经学之士任命为宰相。
儒家思想正式被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,开启了儒家思想专制时代,影响到了元帝一朝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方方面面。
完善选官:
元帝在位期间,多途径、大规模地培养、选拔和任用经学之士。
他将昭、宣帝时期仅数百人的博士弟子,扩大到千人规模,并在各郡设置教授《五经》的官职。
武帝时开辟的明经取士在元帝时真正盛行起来,不少儒者通过这一途径谋得官职。
此外,汉初开始实行的征辟之制,到元帝时已将经学名家作为主要征辟对象。
察举制度也将直言极谏、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贤良等儒家标榜的道德品行作为主要标准。
元帝全面推行以儒家经学为指导思想的用人政策,被视作我国古代文官制度确立的标志,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经济方面:
尽管相关记载较少,但在其统治期间,国家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当时自然灾害频繁,百姓生活受到影响,国家财政压力增大。
面对这些问题,元帝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,如开仓济民等,但由于灾害过于严重,加上朝政的不力,救灾工作未能取得显著成效。